关于组织申报2022年度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创新专项互联网3.0领域储备课题的通知
各有关beat365、各位教师:
近日,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、中关村科技园区管理委员会发布了《关于征集2022年度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创新专项互联网3.0领域储备课题的通知》(通知链接:http://kw.beijing.gov.cn/art/2022/8/5/art_736_633448.html)。为做好beat365储备课题申报工作,现将有关工作安排通知如下:
一、征集方向
(一)XR操作系统关键技术研究
研究内容:针对XR的3D空间操作特性,开展XR操作系统核心技术自主研发,重点突破高精度空间定位、跨平台统一SDK、多任务并行处理、多模态感知交互、云渲染等技术,支持国产AI框架,并集成三维感知、检测、识别、理解和交互等AI模块,实现精准感知与定位、大空间感知与设备定位(AR)、设备终端跨平台快速适配、多窗口多任务快速处理、高沉浸虚实融合和端云协同处理等能力。
研究目标:构建面向AR/VR算法特性的全自主可控算法链路,在算法的精度、效率方面形成突破,技术指标达到国内领先水平,能够有效提升产品的市场占有率;基于自主可控操作系统,研发全自主可控的XR操作系统,并在文化、娱乐、体育、科幻等相关行业形成示范应用,加快培育自主生态环境。
(二)建模及驱动关键技术研究
研究内容:建模方面,研究空间、地形、物体、人体等信息的高效采集和处理技术;研究基于单/多视点照片的三维数字资产AI生成技术。驱动方面,研究适用于超写实人物、生物的基于文本/语音驱动的表情、肢体动画的自动生成技术,模型自适应的AI动作重定向技术,并研发相关算法和软件工具。
研究目标:在空间、地形、物体、人体等信息的采集和处理技术方面,形成相关模型和工具软件,相关技术指标达到国内领先水平;基于单/多视点照片三维数字资产AI生成技术方面,形成相关算法和软件工具,相关技术指标达到国内领先水平;在适用于超写实人物、生物的基于文本/语音驱动的表情、肢体动画的自动生成技术,模型自适应的AI动作重定向技术方面,形成相关算法和软件工具,相关技术指标达到国内领先水平。
(三)渲染关键技术研究
研究内容:针对国产通用3D渲染引擎产品生态薄弱的问题,加强3D渲染引擎产品及工具链自主研发与应用,研究支持国产软硬件的高性能并行渲染器、分块式延迟渲染等技术,突破硬件加速的光线追踪等技术,研发支持国产软硬件的通用三维内容创作工具如3D场景、角色编辑等工具,满足大规模高质量场景渲染、多平台运行(手机、VR、PC等)、支持国产软硬件运行等需求;研究高性能图形图像处理技术,满足高性能视觉计算系统开发需求,支撑高分辨率仿真和渲染;面向高精度、大规模渲染需求,研究高性能云渲染技术;面向数字人制作领域,研究基于轻量化引擎的高逼真渲染技术。
研究目标:在3D渲染引擎方面,研发基于全国产自主通用3D渲染引擎相关技术,技术指标达到国内领先水平,并在文化、娱乐等行业形成示范应用;在图形图像处理技术方面,形成一套高性能编译工具软件,产品关键技术指标达到国内领先水平;云渲染技术方面,形成一套高性能分布式资源调度解决方案,能大幅提升渲染效率,技术指标达到国内领先水平;轻量化引擎的渲染技术方面,形成一套工具软件,产品关键技术指标达到国内领先水平。
二、申报要求
(一)申报课题
1.申报课题具有明确的技术创新性,具有清晰、可量化的目标及考核指标。
2.每项课题的科技经费原则上不超过400万元,课题应有明显的技术突破,鼓励在行业形成示范应用。课题成果应服务于国家战略和实体经济,有利于实现国产化替代。课题实施周期原则上不超过2年。
(二)申报负责人
1.申报负责人应为申报单位的正式在职人员,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,无不良行为记录。
2.申报负责人需符合《北京市科技计划项目(课题)管理办法》和《北京市科技计划管理相关责任主体信用管理办法》要求。申报负责人作为负责人承担北京市科委、中关村管委会课题原则上不超过1项,作为主要参加人员参与课题数(含担任负责人的课题)原则上不超过2项。
三、申报方式
1.采取在线申报方式。申报人通过“北京市科技计划综合管理平台-在线服务系统”(https://mis.kw.beijing.gov.cn/),选择“自然人”注册或者登录,并绑定单位,选择对应的申报类型,完成实施方案填报,并上传申报课题所需的其他证明性材料。
2.beat365申请人提交课题申报材料的截止日期为2022年8月22日24:00。
3.联系人及联系方式:
科研院:王玲玉;68913590
市科委、中关村管委会:宋老师、郑老师;010-55577879、010-88827008
市科委、中关村管委会咨询服务时间:9:00-12:00,14:00-17:30(工作日)
beat365
2022年8月8日